专注电炉铸造10年
全国咨询热线:15028752820

明知有美国保护萨达姆为何还敢一口吞并科威特?哪来的底气?

时间: 2025-06-24 22:35:07 |   作者: 精密铸钢件

产品介绍

  

明知有美国保护萨达姆为何还敢一口吞并科威特?哪来的底气?

  写作不易,作为一位作者,日复一日辛勤地撰写稿件,目的仅是为了谋生。然而,我们常常忽略了创作背后的辛劳,理解和支持对于每位写作者而言都至关重要。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享受文章,特地加插了5秒广告,观看过后便可以不要钱阅读全文,感谢各位观众的支持与理解!

  1990年8月2日,伊拉克在萨达姆的指挥下,发动了一次令全世界震惊的军事行动。仅仅9小时,百万伊拉克军队便迅速占领了整个科威特。这一举动不仅让国际社会哗然,也令所有人困惑,为什么这个曾与科威特并肩作战的中东强国,突然间转向了自己的债务人?

  当时,伊拉克背负着沉重的700多亿美元债务,而萨达姆认为科威特理应为其承担一部分债务,甚至将科威特视为伊拉克的“第19个省”。他以石油资源争端为由,派遣百万大军以图“索回”这些资源,萨达姆甚至错误地认为,美国会对这场侵略行为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”。然而,实际的回应却是强烈的反击,从“沙漠盾牌”到“沙漠风暴”的全面军事行动,萨达姆的冒险决定最终付出了惨重代价。那么,萨达姆为何会如此冒险?又是何种底气让他作出如此决定?

  1990年初,巴格达的内,萨达姆面色凝重,愁容满面。两伊战争刚刚结束,八年长久的战火,虽然为伊拉克带来了面子的胜利,但也让国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,导致经济几近崩溃,国库几乎空空如也。更糟糕的是,战争遗留下的庞大债务成了萨达姆心头的一块沉重石碑,其中向科威特借的债务就有140亿美元。债主急于催款,而手头却没有一点可供偿还的资金,萨达姆陷入了巨大的压力之中。

  尽管萨达姆与科威特在两伊战争期间有着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,科威特也曾为伊拉克提供了重要的财力支持,但在战争结束后,两国关系急剧恶化。萨达姆曾多次尝试与科威特进行和解,要求减免部分债务,并希望科威特降低石油产量以稳定国际油价。然而,科威特方面却拒绝妥协,不仅没有减债,反而继续增产石油,导致国际油价继续下滑。而伊拉克本就依赖石油收入为生,这一决策让本已岌岌可危的伊拉克财政更是雪上加霜。

  然而,经济纠纷并非唯一的原因。萨达姆的愤怒还源于科威特在争议领土——鲁迈拉油田的石油开采问题。鲁迈拉油田位于伊拉克与科威特的边界,萨达姆认为科威特在这一地区非法开采伊拉克的石油资源。因此,他公开要求科威特赔偿24亿美元,并撤出相关采油设施。然而,科威特并未做出任何让步,继续维持开采,甚至态度坚决,丝毫没有表示妥协。双方的谈判愈发恶化。

  1990年7月中旬,在沙特举行的“和谈”宣告破裂,萨达姆当场愤怒拍桌。他认为科威特不仅没有一点感恩之情,反而联合其他海湾国家对伊拉克施加压力,令他感到愤慨至极。愤怒和压力让萨达姆在内心深处酝酿出一个疯狂的计划——吞并科威特。

  在1990年7月下旬,萨达姆召集伊拉克军方高层开会,深入探讨此计划。他拍着桌子说:“科威特本来就是伊拉克的一部分,它曾是奥斯曼帝国巴士拉省的一部分,理应归属我们!”他强调,这次行动不仅仅是为了拿回鲁迈拉油田,更是要将科威特变为伊拉克的第19个省份。于是,他下令发起战争,百万大军迅速集结,准备在短时间内占领这个“目中无人”的小国。

  决定一旦做出,萨达姆充满了信心,他认为这是一场注定能够获胜的战斗。通过吞并科威特,他不仅能解决巨额债务问题,还能实现国家的复兴,重塑伊拉克的经济和战略地位。所有的计划似乎只差一个“启动”按钮了。

  1990年8月2日的凌晨,伊拉克军队如潮水般涌过边境,向科威特发起突袭。这一举动来的极为迅速且精准,凭借着两伊战争中积累的丰富作战经验,伊拉克军队仅用了9小时,就成功占领了整个科威特。科威特的皇室和政府高层在恐慌中逃往沙特,科威特的王宫和国际社会顿时陷入了空前的混乱。

  然而,萨达姆的战略眼光远不止于占领科威特。他很清楚,控制科威特意味着掌握全球最重要的石油资源之一。科威特的石油储量占全球总量的10%,而鲁迈拉油田横跨伊拉克与科威特两国,吞并科威特后,伊拉克将拥有世界第二大石油储量,仅次于沙特。这不仅让萨达姆在石油市场上拥有了更大的话语权,也使他成为全世界石油市场的“主宰者”。

  除此之外,科威特对伊拉克的战略意义更为深远。伊拉克虽然拥有波斯湾沿岸的海岸线,但港口和出海通道却非常有限,不足以满足国际贸易和战略需求。科威特恰好拥有一个重要的出海口,吞并科威特后,伊拉克将获得更加便利的海上通道,极大增强了贸易能力和战略优势,逐步提升了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。

  在石油和战略通道的诱惑下,萨达姆的野心愈加膨胀。他在公开讲话中将科威特描述为“伊拉克的领土”,宣称这是一场“历史正义”的回归,这样的说法在伊拉克国内激起了广泛支持,民众被民族主义情绪所感染,萨达姆似乎能够带领伊拉克走向强盛的未来。

  然而,萨达姆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因素——科威特不仅是一个石油宝库,更是美国在中东的重要盟友。吞并科威特的举动不仅触动了美国的核心利益,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。更致命的是,萨达姆误以为美国会选择旁观,而这个误判为他后来付出了沉重的代价。

  事实上,萨达姆与美国驻伊拉克大使格拉斯皮的会面,已让美国对萨达姆的野心产生警觉。在会谈中,萨达姆表达了对科威特的强烈不满,并公开威胁,如果科威特不停止“低油价”和“偷采石油”,伊拉克将采取“强硬措施”。然而,美国大使的回应冷淡且模糊,这让萨达姆误以为美国对此事无动于衷,认为美国不会介入阿拉伯国家间的争端。

  然而,这一误判极为致命。美国的沉默并非无动于衷,而是在观察局势,并准备采取行动。当伊拉克军队占领科威特后,美国迅速联合联合国通过了一系列严厉的制裁措施,并开始部署军事力量。8月中旬,沙特境内的“沙漠盾牌”行动真正开始启动,美国在沙特部署了大量部队,开始对伊拉克施加军事压力。

  面对美国的军事反击,萨达姆并未退缩,而是试图拖延时间并营造对抗氛围,意图巩固对科威特的控制。同时,他试图拉拢其他阿拉伯国家组成“阿拉伯联盟”,但绝大多数国家站在了联合国的一方,对萨达姆的侵略行为表示强烈反对。

  1991年1月17日,联合国授权的“沙漠风暴”行动真正开始,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展开了猛烈的空袭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